2012年7月9日

[部落觀點] 不能承受之美麗灣/濱刺麥

不能承受之美麗灣/濱刺麥 (刺桐部落居民)

沒有光害的月夜

2010年寒冬的夜晚,都蘭山脈下的杉原灣一片漆黑,襯托著沒有月亮的星空更加燦爛。海輕輕拍打著沙灘的聲音一陣一陣地傳來,時間來到深夜。

「我們去碰碰運氣!」ama (父親) 站在家門口看天、聽海,一邊說今天適合mitafukud (撒八卦網),一邊安靜地整理起裝備:八卦網、採集袋、防寒衣、防滑鞋、頭燈…ama叮囑我帶著tisaki (袋子) 跟他出門,一路上要保持安靜。

與其說是出門,不如說是到住家旁邊走走;因為我們就住在沙灘上,從家門口穿越海岸林走到沙灘只要一分鐘。Ama一到海邊,冰冷的空氣灌入胸腔,整個人反而精神起來,健步如飛。若不是遠近民家的微光稍稍勾勒出地形的輪廓,我差點就跟不上ama的速度。

晚上的海邊有一種神祕的氣氛。記得ama曾經說30年前都還有海龜上岸產卵的景象,食物貧乏時,有的老人家會拿根長竹竿插入沙灘尋找海龜蛋。ama又說,晚上的海邊會有很多Kawas (靈魂) 出沒,他打趣地強調:「魔鬼怕酒鬼!」所以晚上要到海邊的他總會先喝一兩杯米酒(喝酒前有獻祭的撒酒動作),尤其是冬天,可以暖活身子。

我們快步走在尚未被海水覆蓋的潮間帶上。沙灘潮濕而有彈性,海岸線很長,我們必須向北找到有礁石的地方才能mitafukud,因為魚群喜歡在剛要漲潮時聚集在珊瑚礁岩之間。

行走途中經過美麗灣渡假村 ,夜晚仍在施工的房子燈火通明。ama說:「若要在晚上mitafukud,絕對不能用光照到海面,魚群會跑掉、不敢靠近。」我不禁擔心,往後飯店開張了,晚上的燈光一定比現在更強,到時候族人還有辦法做夜間採集嗎??ama沒有回答我的疑問,繼續往fasiyaowan(風箏石之地)走過去。

杉原灣的傳說載體 風箏石

Fasiyaowan是風箏石的所在地,族人相信石頭上的凹槽在古時候綁過fasiyao(風箏)的繩子,讓Pangcah(阿美族自稱)兄弟能乘上風箏、飛越丘陵地帶到Piyuma (阿美族稱呼卑南族)的部落「處理事情」,留予後人無限的奇幻遐想。時至今日,儘管風箏石的傳說故事不受非原住民族的重視,風箏石所在地的環境變遷,卻不能不注意。這裡是目前杉原灣沙灘寬度最窄的地方,也就是海水最靠近台11線馬路路基的區域。特別是在颱風或大潮過後,看看漂流木停在哪裡,就知道海水又再次突破上陸的極限了。

渡假村預計在這裡蓋幾間獨棟的度假別墅,風箏石或許會被剷除,又或許會被遮蔽在別墅的地板下。到時候,族人又如何能夠告訴孩子們風箏石的故事呢?我們停在fasiayowan的沙灘上,這裡是mitafukud的起始點,ama披起八卦網,小心翼翼地向浪花深處走去。

我的雙眼已經適應黑暗,看得到前浪打進礁石造成泡沫、退去,後浪再度打進來…在浪花進退之間,ama的網突然拋出一個漂亮的圓形,圓形的涵蓋面積最大,網裙末端的鉛塊入水、下沉,ama等網沉到底才往回拉到沙灘上。若有魚獲,網子在拉回的時候就會感受到跳動。ama回頭指示我拿tisaki過去,我興奮地跑過去,心想著:「這兩天有鮮魚湯可以喝囉!」

海菜萌發的季節

Mitafukud是相當需要體力與判斷力的採集技術,並非隨便撒網就有魚。Ama說長年下來他發展出自己的採集秘訣,在某些季節的某些時候的晚上,他才會去海邊。我追問:「您是怎麼知道在哪裡、在何時才容易有收穫呢?」Ama說這是他的秘密。

除了mitafukud,還有mickiu (螺貝類採集)、mifuting (魚類採集) 、mitirud(放網採集)等靠海吃海的採集方法,各有其時序、規矩。族人除了要有想下海的心之外,也要懂得學習老人家傳承的智慧;加上自己的勤勞與經驗,才能成為一個永續採集的能手─不僅當季採集得到,年年都採得到。

由於一個點只能撒一次網,不管有沒有漁獲,必須收網、離開。一趟下來不管得到數十條或兩、三條魚 (有時也可能根本沒有魚),都是海洋的恩賜,上天的禮物。我帶著驚奇與讚嘆,隨著ama撒網的方向慢慢移動,那正好是回家的方向。

micikiu 潮間帶採集

其實ama習慣mitafukud的區域就在美麗灣渡假村與fasiyaowan之間的珊瑚礁。若飯店若開業後,必定產生光害與其他干擾,屆時ama可能也無法到海邊mitafukud了。因為原有的採集環境已經劣化,族人自食其力、採集食材的管道又少了一項。

最先是陸地上的野菜,因為荒野的消失、土地的私有化、水泥化、殺草劑的氾濫,野菜的種類與分布越來越少。原本具有豐富野菜知識的族人發現老人家的智慧無用武之地,只好花錢去菜市場買菜(買來的菜卻不一定比野菜安全)。接著是自然海岸的消失,30年來整個杉原灣的沙灘寬度持續的縮減,位在潮間帶的礁石逐漸被海水淹沒,有的在退潮時還能看到一點點,有的根本就沉入水底,2009年莫拉克颱風期間的海浪也曾打進海岸林下。再來是海洋環境的受創,來自陸域的垃圾、有毒物質,以及過漁、不當漁法的橫行,杉原灣的健康狀況已大不如前。

杉原灣南礁的海菜

一輩子住在海邊的族人們知道環境正在改變,但不會輕易地棄守家園,只要這座海灘還有容身之處,祖先當初選擇這塊土地居住必有其生存之道。

近年來除了極端氣候越演越烈之外,更讓人無法承受的是原本公共的場域─海灘,也循著私有化、水泥化、人工化的模式漸漸面目全非:2006年海岸線冒出量體巨大的六層樓飯店建築、2011年沙灘被兩層樓深的鋼筋水泥游泳池取代、鞏固陡坡的海岸林變成兩層樓高的擋土牆、恣意生長的海岸固沙植物置換成需要人工養護澆灌的園藝造景、漂流木等自然物質被飯店視作「有礙觀瞻」的廢棄物(但飯店一直未清除乾淨的建築廢棄物卻以「有用資源」之姿合理地留在海灘)…

這是已經發生、持續運作中的美麗灣渡假村的開發模式,它在地籍圖裡登記有一塊超過六公頃的海灘(幾乎就是整座杉原灣),加上周邊的六個開發案共達89公頃,Fudafudak(刺桐部落的母語名稱,意為沙灘之地;被國民政府定名為刺桐部落是因為以前有很多刺桐樹)的四周像是拉起一道無形的施工封鎖線,族人不知道下一次怪手開挖的會是哪一塊土地,也不知道它會變成甚麼樣子、將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

沙灘被蓋上來路不明有雜質的土,下雨時變成爛泥巴,工地的施工物質(水泥、黏著劑、批土...)一併泡水,水流出到沙灘大海。(拍攝日期2011/11/07)

當杉原灣變成美麗灣渡假村,當海岸線在政府的開放下配合投資者的審美觀改變各種造型、提供各式商業化服務時,被缺乏政策環評的開發案群包圍的小部落,又該如何自處呢?

Ama不太能理解我心中的憂慮,他只希望簡單寧靜地過老年生活。其他人呢?有些族人鎮日忙著勞動工作、忙著在主流社會中站穩腳步,無暇顧及海岸線的變化,也有些人不知如何面對強勢的政府與開發商,而選擇沉默、甚至隨波逐流。


更有些人因為開發案的出現而體會到,不當的開發模式忽略對人與土地的尊重,引誘人們帶著各種想像築夢,海岸線的崩壞將比人們的夢想還要真實!

但願夢醒時分,回首Fudafudak部落的生態,她的祭典仍是為了紀念祖先、感謝天地,她的海岸仍是留給眾人俯仰生息,她的族人仍知道身為Pangcah的驕傲與傳承,她的土地仍記得分享與共有的價值….

 延伸閱讀:守護杉原灣刊物「海洋抱抱vo1. 哪有這樣的美麗灣http://issuu.com/fudafudak/docs/fudafudak-epaper-vol01-0704

1 則留言:

  1. 美麗島不再是美麗島~美麗灣怎可能是美麗灣?!
    我堅定支持正名「杉原灣」~還原「杉原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