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台灣環境資訊電子報
2009年8月31日台東訊,特約記者陳誼芩報導
生態工作假期除了帶領志工依當地需求進行環境維護工作之外,深入體驗當地生活、了解社區部落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部份。「珊海之戀在都蘭」台東生態工作假期,志工除了負責珊瑚礁總體檢、淨灘、建造生態廁所等工作外,也寄宿於民家,走訪都蘭山、風箏石等富含當地文化特色的地點,透過當地長老的解說,深刻瞭解部落文化。
林金蒂表示,杉原海灣是阿美族人傳統活動的地方,卻因為財團違法開發,可能面臨海岸私有化的危機,因此希望可以發展具有在地文化的生態旅遊,今年是第一次結合生態工作假期的方式舉辦。刺桐部落希望遊客能有環保的如廁空間,因此搭了一座生態廁所,可將排泄物做成堆肥,減少直接排入海中造成污染。
志工除了工作之外,也向當地耆老學習月桃葉編織,品嚐用月桃葉包裹的米食、當地食物。也聽了伽路蘭頭目,講述風箏石和大蟒蛇的傳說故事,並由熟悉海況的在地居民與潛水教練,帶領志工從事浮潛運動,以親近海洋。經過三天兩夜假期,志工陳右儒說:「希望東部美麗的環境,也可以留給後代子孫。」許多志工也都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搬到東部,離去之前,大家直說:「下次還要再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