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反美麗灣是原則問題!一個失去誠信的財團投資者與政府,說再多也是「硬ㄠ」、得不到民眾信任! 請先回復蓋飯店、蓋海水浴廠以前的樣子,再來談要怎麼「發展」!
***
2011-12-02 00:03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吹上山吹落山,吹進了美麗的山谷。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這是胡德夫在專輯《匆匆》裡的一首歌──太平洋的風,寫的是他對自己出生地台東新港的印象。11歲離開家鄉到淡水念書,後來投入原住民運動。看著東海岸面臨開發,胡德夫說,許多阿美族歌謠都有海的味道,拍打著海岸、拍出沙灘,人怎麼能一手就把這些拍掉?
談起東海岸,胡德夫提到12月即將開幕的美麗灣大飯店,「這個BOT完全沒有和居民溝通,這塊海岸是當地居民下海捕魚的地方,也是大家遊憩的地方,但是要被BOT卻沒人知道。」美麗灣大飯店甚至將部落族人的家也劃入,嚴重侵犯阿美族傳統領域,難怪遭到反彈。
「阿美族傍海而生,族群解構的速度相較高山原住民來得快。」胡德夫說,只剩下腳下那塊土地的阿美族,因為農業無法支持家計,所以離開故鄉,當上遠洋漁工或板模工。「高中時我在台北的中華街買鞋子,看到許多原住民臉孔的人,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北上謀生。這些都市原住民一開始逐工地而居,之後則是選擇住在水邊,成了都市原住民。」
原住民離開,山林逐漸遭到開發。胡德夫記得小時候家鄉的小河變成大河;也記得吊橋成了水泥橋,森林被拿走了,中央山脈都禿了。「卡車一輛接一輛,我才知道是來伐木的。」過度開發造成的傷害也讓胡德夫印象深刻。他回憶有一次在霧社,因為遭逢大雨,發生土石流,「山坡上的茶園像蛋糕一樣一塊一塊掉落,後方的幼稚園瞬間被掩埋掉!」大地遭到破壞的感覺如此強烈。
離鄉的原住民,在這十幾年間開始有了回鄉的打算,許多藝術家選擇在原鄉創作,對山林保護進行許多串連。這次的藝文界守護東海岸便吸引大批藝文人士共襄盛舉,其中不乏許多東部當地的音樂人。
雖然從沒到過莿桐部落,也沒親眼見過美麗灣大飯店,不過胡德夫說:「我也想親眼去瞧瞧,為什麼美麗灣的事情都還沒有解決,後面卻已經有一大堆BOT等著排隊!」胡德夫氣憤地說,政府弄了這麼一堆爛攤子,以後這些飯店賠本,最後還是得全民買單!
究竟該怎麼解決BOT開發案與原住民之間的緊張關係?胡德夫無奈地說,美麗灣大飯店的業者已經投資好多年,12月即將開幕,要收手恐怕也很難,但是當地居民強烈反彈,兩邊只怕會一直衝突下去。是否有解決的途徑?胡德夫很希望能讓雙方找到一個共識,真正做到共存共榮。
回到音樂人的本質,胡德夫想要為當地寫一首歌,「自己的故鄉、心裡箭頭指著的方向,應該是創作最好的源頭。」
出處 http://n.yam.com/lihpao/garden/201112/20111202698487.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