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6日

伸手協助之前 請先了解部落


2010-9-26 立報 

【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每次我打電話給朋友,拜託大家幫忙捐贈『愛心棺木』,打完電話就會把寫著電話號碼的紙條丟掉,希望這是最後一次的請託……」南方部落重建聯盟召集人阿布娪‧卡阿斐依亞那說。

26日在世新大學舉辦的「返景入深林:理論與實踐」研討會進入第二天議程,在「漢人國家福利殖民體制vs.原住民主體性的實踐」主題座談中,邀請多位與談人到場分享看法。阿布娪講到莫拉克風災之後艱辛的重建過程,難忍哽咽。

莫拉克過了一年,在南部的受災原鄉地區例如那瑪夏,至今仍然處於相當危險的狀態。阿布娪說,從今年1月21日,族人離開安置營區回到部落中,死亡率卻節節攀升。包括車禍傷亡、病死、選擇自殺,返回故鄉之後,卻不像外界想像的能夠投入重建美好家園、再造美麗夢想那樣夢幻。

善意的負面能量

「今年8月,就有7、8個族人往生。」每件死亡背後,都有一個沉重的原因,但牽動著這些沉重原因的外力,有時候卻不一定能夠理解「資源」、「助力」、「善意」到底是如何從正面變成巨大的負面能量。阿布娪提到,過世的人走了,留下更大的問題:一家老小沒有人照顧,大家都還在學習與思考究竟該怎麼辦。

「我們部落族人的生活都被BOT。」阿布娪說。太多外來的資源進入部落,大家都在教導族人該怎麼做,卻很少有人願意主動去了解對方的想法。

她說,太多人曾經問過她,究竟原住民要什麼?阿布娪認為,不如從問問題跳到主動觀察了解,理解原住民與漢人的差異,才能真正明白為何政府的重建政策幫不了原住民。

「如何在生活中重建?」阿布娪問,外來資源進入部落重建,究竟是為了誰的需求、誰的利益、滿足誰的想像?她強調,如果重建的工作者看不到族群和性別差異,會是災難中的災難。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林津如則認為,當政府或民間團體要承擔救災責任,應該要對於族群差異跟文化先有了解,重新整合自身的文化經驗:「蹲低你的身體!先聽懂對方的語言。」

林津如也提到,目前族人要進入那瑪夏回到山上部落家中,因路況太差,回家還得簽切結書:「有保全守在路上,要過路者寫下切結書,如果進入危險路段後果請自行負責。」她批評,政府如此作為,只保障聽話、願意離開家鄉的原住民,其他不聽話的人難道就活該倒楣?

出門前先禱告

阿布娪也說,現在開車出門,都要先禱告,還要祈求老天不要下雨,因為一下雨路就斷掉、回不了家。「不是像都會區的人,搭個高鐵就可以到達目的地。」從那瑪夏到台北市表達心聲,光是下山就得先經過5、6個小時的山路。

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聯絡人楊江瑛,提出部落托育的困境。平和托育班雖然被視為部落托育的典範,但楊江瑛說,以前類似的部落托育班更多,但因為經費和合法性問題使得經營困難。

楊江瑛強調,《兒童教育及照顧法》是個以都會區漢人思維設立的法律,部落托育並非故意違法,而是因少數所以被排除在體制之外。她也呼籲主流社會看見部落托育的內涵,反思文化差異之處。

「返景入深林: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由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籌備會主辦,世新大學台灣社會研究國際中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協辦。

sourse: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016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