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日

[新聞] “海岸線成房岸線”是“自殺式”規劃

http://www.cnfol.com/ 2011年06月28日 08:29
目前部分沿海城市出現“填海建房熱”。海洋局官員稱,地方政府一般以每畝20萬元成本填海,之後上千萬元賣給開發商,開發商再以每平米幾萬元將海景房賣給購房戶。專家認為,海景房過度開發加劇了房價調控難度,也潛伏著永久破壞生態、增加防災壓力等深層矛盾。(《京華時報》6月27日)

海岸線當然是不可多得的自然資源,既然如此,假如守著美麗的海岸線,卻不懂得充分發掘利用這份稀缺的資源,豈不成了“守著寶貝不識貨”。然而,現實中對於海岸線的開發利用,卻早已超越了景觀與生態價值本身。既然如今的土地早已是寸土寸金,海景更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資源,海岸線與房地產的聯姻所能獲得的經濟效益,顯然要遠比旅遊生態來得可觀。如此看來,“海岸線”受到房地產項目的垂青,各色房地產項目在海岸線上拔地而起,海岸線成為“房岸線”,要說未嘗不是海岸線資源效益最大化的開發模式。

的確,假如能夠擁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陽臺,當然是一件美事。既然要叫賣“海景房”,當然也要離海岸越近越好,而為了增加海景房的賣點,海岸線的房地產開發甚至把海灘都變成了私家花園。不過,海岸線既然是自然美景,其實本該屬於公眾,假如因為規劃了所謂的“海景房”,這些自然景觀便紛紛成為了私家花園和私家海灘,顯然說不過去。從這個角度來看,規劃其實並不能只考慮獨享“海景”,而恰恰必須具備對公共景觀資源的尊重與敬畏。
而除了自然景觀的公共屬性需要規劃對於海岸線有退讓意識之外,即便是從保護稀缺的景觀資源和海岸線生態出發,防止房地產規劃對於海岸線景觀生態造成破壞的角度來看,距離退讓其實也本該是個規劃常識。在這方面,國際上其實早有慣例,例如,墨西哥坎昆海濱度假區,20多年來始終保持著原有的規劃佈局和傳統建築風格,高度重視海岸線的生態環境;在美國夏威夷,海岸一線主要為公共區域,只建設公共海濱浴場和公園等,二線才能規劃住宅及其他建築,整個規劃貫穿了以公眾優先的原則;同樣的規劃理念也在馬爾地夫、巴厘島等擁有最著名海岸線的國家和地區被嚴格執行,很難想像,假如馬爾地夫的黃金海岸線上佈滿了房子,馬爾地夫還能成為世界級的海島旅遊勝地?

可見,海岸線之所以獨具魅力,最根本的其實正在於海岸線的自然生態景觀。既然如此,當海岸線的開發最終導致海岸線成了“房岸線”,不僅割裂了原本完整而美好的海岸景觀,更不可避免的會對海岸生態造成負面的影響,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對海岸線的“自殘”甚至“自殺”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有道是“距離產生美”,海岸線的規劃,即便不與國際接軌,最起碼有應有些“距離美”的意識,並以不破壞海岸線的自然生態景觀作為規劃的底線。(吳江)
 
出處 http://big5.cnfol.com/big5/house.cnfol.com/110628/463,2137,10151940,00.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