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4日

原民科教/守護糧食 原民智慧國際發光





描述: http://udn.com/2010/images/linedot.gif
【中央社新竹市14日電】
2012.07.14 03:05 pm

「原住民文化是台灣和地球接軌的好方法」,清大教授王俊秀陪著5名原住民高中生到荷蘭參加國際會議,分享原住民守護糧食的文化,這群學生讓人看到原民更寬廣的未來。

已舉辦26屆的「國際環境守護組織(Caretakersof th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CEI)青年年會」,致力於全世界的中學老師及學生環境教育交流與創新思考。去年台灣首度參加,4名來自台東的原住民學生以部落的小米故事,在匈牙利的會場獲得熱烈迴響。

今年,簡稱「小清華」的國立屏北高中「清華原住民教育實驗專班」5名學生接棒,台東大鳥部落排灣族潘平臣、高雄茂林部落魯凱族簡家洵、台東東河部落阿美族高書辰,以及屏東霧台部落魯凱族李祖兒、屏東竹坑部落排灣族許敬,7月初遠赴荷蘭參加這場國際會議,分享原住民守護糧食的知識。

為了這次活動,他們重回部落尋找祖先智慧,分享原民在狩獵、捕魚、農耕及永續採集的文化。他們也是這場國際會議裡,唯一的原住民隊伍。

「能夠代表台灣,心情既緊張又興奮」,從小跟著爸爸上山打獵的潘平臣報告狩獵禁忌,雖然英文生澀讓他心情超緊繃,但異國文化交流也讓他大開眼界,尤其看到中華民國國旗飄揚海外,更讓他既興奮又光榮。

潘平臣說,「狩獵的過程有許多禁忌,長老們以這些禁忌保護著大自然的子孫,讓它生生不息」。部落耆老常告誡年輕一輩,狩獵時遇到較小的獵物,必須放生,以求永續。然而,隨著時代改變,不當的獵捕使得獵物大量減少,讓他很感慨。

流著一半阿美族血液的高書辰介紹捕魚文化,她說,阿美族吃飛魚有許多禁忌,他們並非一味捕飛魚,而是在飛魚季結束時改抓其他魚,讓飛魚有足夠時間繁衍下一代。而在花蓮馬太鞍還有一種稱作「巴拉告」的捕魚法,利用自然地形營造魚蝦棲息環境,每次捕捉只取夠吃的分量,讓大自然和諧共生。

簡家洵則分享火耕等原住民尊重自然的智慧,他說,原民在休耕時會燃燒土地上的植物,這些灰燼成為肥料,土地則得到休息。

有些原住民學生在山裡長大,部落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但魯凱族的李祖兒因為移居平地,對自己的文化有些陌生。為了做報告,她回到部落訪問耆老,也親自實驗小米栽種。這次赴荷,她交到不少朋友,發現許多外國人對台灣的印象只停留在台北都會,她也邀請大家有機會造訪南台灣,感受
部落熱情。

發現村落附近地瓜園開始荒廢的許敬,則是研究地瓜在原民文化扮演的角色。從前對生態議題沒有太大興趣的他,因為這份報告,開始思索糧食問題。

「雖然英語生澀,但比手畫腳也交到許多外國朋友」,王俊秀說,這群原住民學生雖都是第1次出國,但很快就和其他國家成員打成一片,德國團甚至還成為他們的粉絲。

王俊秀說,原住民生態智慧提供全球環境變遷一個很好的思考觀點,雖然台灣的外交處境嚴峻,但
解構國界的原住民多元文化,卻是台灣和地球建交的好方法。

這次出國代表的甄選非並單次活動,而是融入小清華的專題課程,所有學生都必須繳交報告,再從中挑選。王俊秀說,這種全班一起培訓的方式,讓所有學生同時受惠,而透過老師講解,也讓原鄉孩子發現,所謂「地產地銷」、「碳足跡」等生態觀念,都是祖先早已擁有的智慧。

2012/07/14 中央社】@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