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孫窮理
美麗灣飯店開發案,去年底有條件通過環評(相關報導),經由這次事件,原住民與環保團體進一步思考東海岸一帶的土地開發案、以及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因此透過徒步行動與在地部落連結,希望能對土地議題有更多省思。「不要告別東海岸」徒步行動邁入第8天,行走距離截至4月10日已超過129公里,這個徒步行動共有約20個成員,一路從杉原灣開始,縱使近日天候不佳,每個成員都必須和與風、雨以及身體的疲憊對抗,徒步行動仍然持續進行。徒步成員會與途中經過的部落和社區交流,晚上舉行分享會,部落族人分享他們面臨的土地議題,而徒步成員分享一路走來的辛苦,以及透過身體和土地接觸的獨特經驗。
徒步隊成員身背以垃圾袋回收再利用做成的標語,今天是第8天,已經走超過129公里。(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繼2012年1月美麗灣開發案遭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環評無效」後,9月最高行政法院又再宣佈美麗灣「建照無效」定讞,應立即停止開發。(相關報導)既然法院判環評無效、建造無效並停止開發,當時環團認定美麗灣渡假村是違建理應拆除,但台東縣長黃健庭卻說判決只是停止開發而非拆除,更表示環評撤銷,不表示業者就不能再送。12月22日,縣府不顧爭議聲,再次進行「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環評,環委會宣布環評「有條件通過」,為東海岸的沙灘敲下喪鐘,結果令人嘩然。後續民間團體及律師於今年3月中向環保署提出訴願,但遲未獲得任何具體回應。(相關報導)去年12月環評案有條件通過造成的震驚與錯愕是一個契機,讓當時不斷推動反對美麗灣度假村的聲援團體開始思考他們還能做什麼。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秘書拔尚身掛徒步隊用路邊垃圾袋做的標語,上面寫著「我腳痛」三字,傳達透過腳痛來感受失去土地的痛的想法。(攝影:陳逸婷)
昨天從太巴塱、光復走到鳳林的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秘書拔尚在記者會發言,他身上掛著徒步隊用路邊垃圾袋做的標語,上面寫著「我腳痛」三字。拔尚說,關於土地千百年累積下來的資源、人與大自然的互動,徒步行走的人只能透過腳起水泡、腳痛來經驗,也必須如此經驗過才算是真的親身踏過、擁抱過這片土地和山,他轉述徒步隊希望馬英九與企業家也一起走,不是觀光式的消費這片土地,要有真切的(腳)痛才知道美麗灣被破壞後的不甘與心疼。
刺桐部落的旅北族人拔耐‧茹妮老王對於美麗灣事件感到非常無奈,她提到對於部落中大部份族人靠低收入補助過生活,當美麗灣以一個能夠提升台東經濟的救世主姿態出現時,部落內部親人關係被破壞。談到實際提供工作機會的狀況,拔耐‧茹妮老王說「沒有任何一個人是被納進去的」,本來以為今年4月可以上班的哥哥,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去上班,現在沒有任何一個人在美麗灣上班。她也擔心官商合作的現象愈趨嚴重,未來在部落居住數代的族人會不會面臨因為沒有土地和房屋所有權狀而被剝奪居住權的問題。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丘延亮也到場發言,他針對土地圈地現象提出觀點,認為此現象非台灣獨有,是全球金融海嘯與泡沫經濟影響下造成的問題,當工業資本的累積出問題便轉換成剝削自然資源的原始累積、奪取土地成為新殖民主義;談到美麗灣事件,他認為當利益被特定企業或人給壟斷,是私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這將威脅到東部原本的經濟發展,以觀光為例,原有的民間企業與國民旅遊都將受到影響。然而部落經濟從來不是別無選擇「我們有另外的可能性」丘延亮舉例如民宿、部落接待或者是露營都是屬於部落的經濟發展「但絕對不是在沙灘上面蓋非法水泥建物,然後以所有非法手段來堅持」。他更呼籲大眾理解:一個健康的旅遊一定要與地方利益有所覺醒,並且共同為保留土地努力。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說,環評案有條件通過的結果,讓很多朋友看不下去、感到傷心難過,於是反思他們可以做什麼來「跟自然對話」,決定4月開始用徒步的方式,一步一腳印親身體驗,傾聽土地及部落的聲音,擁抱海岸,這個「不要告別東海岸徒步行動」全程共300多公里,歡迎各界朋友加入聲援行列。徒步隊預計在4月20日抵達台北,舉辦大遊行及凱道音樂會,廣邀社會大眾一同搶救面臨嚴重威脅的東海岸美麗天堂,並以原住民青年守護部落的公共服務傳統精神,傳遞訊息,發揮「1人帶9人」的團結力量,加入守護東海岸隊伍的行列。
在凱道的不要告別東海岸音樂會將複製杉原沙灘的形式,進行超過八小時的馬拉松式音樂會,而第一批公佈的音樂會十五組藝人分別有林生祥、巴奈、達卡鬧、桑布伊、拷秋勤、張懸等…當中歌手巴奈本次親自參與徒步,她呼籲大家發揮部落生生不息的團結力量 ,4月20日一起上街拒絕告別海岸天堂。
記者會現場,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提到環評案有條件通過的結果讓很多朋友看不下去並感到傷心難過,於是有了徒步行動與土地親近的想法。(攝影:陳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