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8日

海風下,我記得那年夏天的聲浪─2010建築工作營日記(14之3)

編按:今年夏天,有一群建築、設計相關科系的學生,來到刺桐部落渡過不一樣的暑假。當初規劃這樣的營隊,就是希望往後可能成為建築師、設計師的年輕人們,避免做出不永續的傻瓜設計,能在學生期間就有與部落接觸的經驗,與要住在房子裡的人有面對面的機會,認識當地的風土人文,在地智慧,甚至,體驗人類力量的渺小、大自然力量的偉大...這一切,現在從頭說起...
***
2010刺桐工作營工作日誌 (紀錄:蔣紹怡\編輯:黃苑蓉)

7/18 (日) Day3

很久沒有在星期日那麼早起床過了,我們睡眼惺忪,搭著小貨車來到了不遠的加路蘭天主堂。莊嚴小巧卻不失溫馨的天主堂,有著許多的原住民元素。70幾歲奉獻一生在這裡的神父(魏主安),給了每個來到這裡的學員們歡迎和祝福。用原住民語所唱的奉獻曲,帶著每個人的禱告迴盪在教堂穹頂與窗外的天空,心也跟著寬廣了起來。 


彌撒時間是上午七點到九點,彌撒結束後,熱情的阿嬤們帶著我們坐下,準備享受早餐。我們吃著早餐,聊著天,並表演了那一曲望春風。這春風把阿嬤們的熱情再度吹起,她們個個起身跳舞、唱歌,一直到我們準備離開前都還興致勃勃。一份早餐,二首歌曲,就可以認識一個文化,交一段忘卻甲子的友情。那麼熱情的阿嬤們,讓我們「就感心」,希望下個禮拜再帶給他們更棒的表演。


手環是加路蘭部落族人用拉環做的唷!超炫!
宗教信仰對於原住民文化的保存有非常大的影響,為了翻譯並宣揚聖經,教士們將原住民語用羅馬拼音紀錄了下來,留下了文字紀錄,也才能將許多以前的歷史流傳下來。在原住民長期處於弱勢的狀態下,更是他們心靈的寄托所在。

上午,回到刺桐,開始工作。今天分為兩組,一組為鷹架組,繼續搭昨天還沒搭好的鷹架;一組為模型組,用撿來的漂流木樹枝和廢材,測量基地現場,製作出基地已建柱、梁和樓板的模型,這樣才方便討論之後樓型的設計。鷹架組雖然終於領會了濱盛大哥的綁鐵絲經傳,但仍無法搭出穩固的鷹架,所以明天仍需重頭開始。而模型組則順利的製作出基地的完整模型,讓晚上樓梯的設計討論能如期進行。


大家一直工作到傍晚才休息,一夥人就到海邊玩玩水、打打排球!在打排球的時候,部落裡的三位少女也一起加入,讓我們認識到他們的大方與可愛!

吃完晚飯後,就要討論樓梯的設計了。大家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有人建議可以在瞭望台和餐廳中間搭建一座天橋,還有樓梯應該以什麼形式來迎接來到這裡的客人。最後的結論,是以一個入口的型式來創造樓梯可能的樣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