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 劉冠妙
記得柯金源導演曾在演講中提過他進入環境記錄工作者的心路歷程。柯導由原本單純拍攝自然美景,藉由影像驚覺人為破壞環境的強大力量與速度,進而引發長期記錄環境影像的動機與使命。根據研究指出(許世璋,2005),人們接觸自然環境的經驗與感受、對環境改變與破壞的覺察與厭惡,是引發大多數人參與環境教育、環境保護或環境運動的重要動機,也就是環境教育裡談到所謂「重要生命經驗(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其他諸如父母的引導、參與環保團體、心愛地方或棲地消失、學校教育等經驗,也對成年人及青少年造成大小不等的影響,為環境保護埋下了成長茁壯的種子,進而引發後續的環境行動。
自2004年延燒到今日的杉原海水浴場「美麗灣渡假村新建工程」BOT(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模式之一)案,最近又沸沸揚揚討論與行動了起來。2010年10月1日,原本就座落於當地的阿美族莿桐部落的人們手持布條在總統府前抗議,抗議政府偷了海岸送給財團蓋飯店,地方行政的卻又藐視司法判決結果,執意為財團的開發行為護航。莿桐部落的伙伴痛心疾首、大聲疾呼家鄉被踐踏的悲傷沉痛,我則憤恨於山海依傍的都蘭灣與「美麗灣」龐大醜陋建築物之間形成的強烈對比與衝突。我無法忍受它的不美麗。除了參與網路上的連署與聲援,進而連帶思考有沒有從源頭改變的可能。
根據1977年10月聯合國在前蘇聯的伯利西 (Tbilisi)召開的國際政府環境教育會議中指出教育目標有五,包括培養參與者的: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環境概念知識、環境價值觀與態度、環境行動技能與環境行動經驗。相較於迫切性高、行動力強的「環境行動」,「環境教育」這種長遠紮根的動作顯得冗長、緩慢而且充滿鄉愿,此二者看似相反,但其實都是達成環境保護的不同策略。檢視「美麗灣」事件可以發現環境行動與環境教育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以下以環境教育的五大目標呼應「美麗灣」事件的重要關切。
一、環境覺知與敏感度:2010年初,我在省道11號上親眼見識山海交界的都蘭灣旁,「美麗灣」飯店的龐大突兀的建築體在一望無際海天連線的天際線上的不協調,驚訝之餘,對行政部門與飯店財團開發渡假村的動作更是無法苟同。以一個遊客的角度尚且感受深刻,以海為生的在地居民想必更是心痛。感受自然的美,是覺知的一種,對週遭環境遭受破壞的感同身受,更是環境教育的重要目標。
二、環境概念知識:為了對抗「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專業的環境知識累積成了重要的支持工具和判斷依據。除了從環境生態角度,了解工程施工對在地生態造成的影響、對外海珊瑚礁群生態的干擾,對環境相關法令與政策的熟悉,更是對抗「美麗灣」開發案時重要的制衡工具:「原住民基本法」中提到原住民對土地與自然資源的權利、開發案中用分割地段以規避「環境影響評估法」的違法行為等,誠如知名的環境律師詹順貴所說:「因為行政的蠻橫,司法的制衡力必須相對強。」具備充份的司法概念知識,正是促使此環境行動向前推進的重要關鍵。
三、環境價值觀與態度:本文撰寫的當下(10月15日),「2010東部海洋保育論壇」正在莿桐部落舉行,該論壇的電子海報以「誰的海洋?」為標題,而這也正是環境價值觀與態度所關注的重點。美麗的杉原海岸與海洋資源,提供在地部落民眾文化傳承及生活所需,提供你我免費踏浪、賞景、獨行或共樂的場域,提供海洋生物不受干擾污染生存棲息。「美麗灣」開發案,不是政府與財團的事,不是莿桐部落的事,而是你我生活共同的權利,保護杉原海岸,也是誰都規避不了的責任。
圖:美麗的東海岸是誰的海岸?
四、環境行動技能:為了號召部落族人共同參與抗爭,刺桐部落這三年持續辦理各種培訓課程,累積環境資源調查、傳統工法建築、自然生態辨識等技能,而自發性參與的民間團體運用專業技能持續進行海洋珊瑚礁資源的調查。另外,發起連署、抗爭、陳情、提告、網路串連、與相關單位的溝通協調等動作,也都需要不同技能的學習與累積,方能採取行動進而產生影響。了解並培養人們具備各種改善環境問題的行動所需要的技能,是環境教育的第四大目標。在民主國家,投票也是重要的環境行動方式之一,選民運用選票反應對候選人政見的支持,選出對環境友善的候選人,是另一個有助於達成環境行動的利器。
五、環境行動經驗:根據劉美妤(2010)在「被竊佔的美麗海灣-刺桐部落與美麗灣BOT案的六年對峙」一文中顯示,「美麗灣」事件一開始,部落居民自己質疑是否有撼動開發案的能力,因而沒有在第一時間站出來表達意見。「Start it small!」環境行動強調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社區做起,主要的原因在於持續累積執行各項環境行動的經驗,有了小規模但成功的經驗累積,有助加強執行者的信心,對於規劃執行大規模的環境行動也較有把握。由縣府的規劃案中可以得知,「美麗灣」開發案只是台東海岸被財團切割的第一站,緊接著還有各式開發案將逐步逼進。莿桐部落目前號召都蘭等周邊部落的人共同參與連署及相關行動,藉由抗爭「美麗灣」開發案的環境行動,這些部落族人正在累積未來面對環境議題時的寶貴經驗。
回想2002年的夏天尾巴,我在花東交界處結束了為期二周的「原住民海洋生態文化體驗營」。送走小朋友的那夜涼風徐徐,往海邊去,弦月自海面緩緩升起,黑暗海面閃爍銀白波光綴著海浪、棕櫚、營火和吉他,我們和當地的阿美族朋友赤腳、唱著、笑著、醉了。一位當地的朋友微醺、帶著笑,目光望向波光閃耀的大海,輕輕的、驕傲的對我說:「你看,有什麼比這個更美!?」熱愛自己家鄉的朋友有著風霜的臉,但是卻充滿幸福和滿足。爾後,當我看到並開始關切台灣海洋環境與海岸線議題之後,我常常想起2002年夏夜花東交界海邊的那個場景和那句話,我參與環境行動、投入環境教育工作,期望這些看似無形卻無可替代的美麗,可以永久保存下來。
「美麗灣」事件只是台灣環境議題的一角,在台灣光是海洋議題與海岸線,就有連綿不絕的消波塊和水泥長堤、政策錯誤下的大小漁港、提供中產階級高消費的渡假飯店開發案、海洋垃圾場、過度捕撈及海洋資源耗竭等數不清的議題有待我們去面對。環境教育雖然不等同於環境行動,但都是以環境保育為最終目標的一體兩面的作法。發起環境行動,號召群眾關懷與行動,在面對立即性的環境問題絕對有其必要,但長遠紮根的環境教育工作也絕對不能忽略,這是我們的堅持和承諾,期待有您一起加入。
參考資料
1. 許世璋,2005。「影響環境行動者養成的重要生命經驗研究-著重於城鄉間與世代間之比較」。科學教育學刊Chinese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第十三卷第四期,441-46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