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0日

部落新聞眼:原住民記者的本職


部落新聞眼:原住民記者的本職
2012-10-24 21:44 作者:本報訊
■林福岳
這陣子為了台東卡地布部落傳統墓地遷葬的事情,族人數度向台東市公所抗議陳情,但是台東市公所態度十分「淡定」,既不協商,也不說明,任憑外頭抗議聲喧囂,市公所就是不為所動。
台東市公所是以「開發觀光,城鄉發展」的名義,要求知本卡地布和加路蘭部落的居民,將安葬在該地的祖墳全數搬走,而且是「限期遷葬」,因而引發了一連串的抗爭。以當地居民原住民比例甚高的台東市公所,照理來說不會不知道要在原住民地區進行任何開發案,依照原住民族基本法的精神,必須要和當地居民協商,取得共識之後方得進行。可是為什麼台東市公所還是一意孤行,不斷地要求遷葬。難道遵循「殯葬管理條例」行事有那麼迫切的必要性,甚至強過位階較高的《原住民族基本法》?
稍微對地方政治有一點概念的人,大概都可以推測得出裡面必然另有玄機。尤其是媒體的記者們,如果「新聞鼻」夠靈敏的話,應該都可以嗅到後面有什麼力量或什麼利益在推動這件事情。可是到目前為止,這件事周旋已經兩年多了,卻沒有看到媒體將裡面隱藏的利益關係給挖掘出來,尤其是原住民的媒體和記者們,似乎沒有看到他們做出比較有深度的調查報導,將背後的真相予以揭露。
這個現象讓我有一點點焦慮。
2007年台北縣政府為了捷運施工的需要,意圖拆遷位於新莊、具有歷史意義的「樂生療養院」,引發學界、藝文界和民眾們的抗議,甚至在總統府前面舉行大規模的抗議遊行。當時的台北縣政府口口聲聲說是為了捷運施工的必要,不得不採取的措施,但是民眾們提出的種種替代方案,台北縣政府卻一個都不願採納。後來經由《立報》記者胡慕情詳細調查,才揭露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樂生療養院所在地的土方,是市面上價格最高昂的級配原料、業者稱之為「土金」的「卵礫石」,粗估總體價值可能高達15億!這恐怕才是台北縣政府、民代、與捷運局要求非拆樂生院不可的真正原因。
2008年台北縣政府意欲拆除位於新店溪畔的溪洲部落,也是引發當地民眾的反抗,學生團體和文化界也紛紛出面聲援。政府一再說是因為當地是行水區,居住有其危險,於法也不合,所以要求搬遷。結果在《立報》記者陳怡君的探訪之下,才將真正可能的原因抽絲剝繭地挖掘出來,原來是溪洲部落正對面河岸有一個超大建案正在進行,建商和購屋者都是權貴人士,他們希望河對岸的景觀不是雜亂的部落,而是綠意盎然的生態園地,因此透過政府假公權力之名將其拆除。
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強調原住民的記者要有主體性,要能夠有原住民的觀點。可是不要忘記,無論原住民的身分和族群使命再怎麼強烈,記者報導事件、挖掘真相、追求公義的本職,才是最基本的該具備的能力和該達成的使命。在卡地布事件中,有沒有原住民的記者幫我們找出背後真正的利益團體?向政府施壓和共謀的過程和方式為何?不法的地方在哪裡?這才是我們對原住民記者真正的要求和期待。原住民記者不是只要有原住民觀點就夠了,調查、報導、揭弊、追求真相和正義的能力才是最核心的力量和價值。
原住民記者們,加油,好嗎?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出處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319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